酱香无界:赤水河的千年密码与世界的碰杯

时间:2025-08-04 23:22:55人气:6033来源: 迪拜新闻网

“酒始于智者,后世循之,以之成礼,以之养老,以之成欢。”《诗经·大雅》。
 


 

      当赤水河的晨雾漫过茅台镇的青瓦白墙,当海外酒吧的转盘上响起“酱香莫吉托”的碰杯声,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款酒的全球化,更是一种文明的对话——它告诉世界:真正的文化自信,是既能守护根脉,又能拥抱创新;真正的交流互鉴,是在差异中寻找共鸣,在碰撞中孕育新生。
 


 

      在贵州习水县的宋窖博物馆,宋代夯土窖池静静诉说着赤水河的酿造史诗。这些现存最完整的宋代窖池,曾见证古滋州“风曲法酒”的兴盛。
 


 

      近年来,金沙回沙酒业公司积极推动酒旅融合发展,打造了集生产参观、文化体验、产品展销于一体的金沙酱酒文化旅游景区,成为贵州首批十大酒旅融合示范项目之一。博物馆内,“12987”非遗工艺,即1年周期、2次投料、9次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的立体流程图解,配合基酒窖藏三年的陶坛阵列,将酱酒对时间的敬畏具象化。九次蒸煮的烟火气、八次发酵的岁月痕,最终凝练成酒体中“酱香突出、优雅细腻”的醇厚。

      “是什么力量,连通了鳛鱼、鳛国、鳛部、習姓、鳛水之间错综复杂的文化根脉?是什么精神,支撑着习酒在崇山深谷之间、在历经曲折之后依然生机勃发并不断创造奇迹?”这是习酒文化城博物馆里的一组文字。

 


 

      习酒集团以“君品文化”为内核,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结合,在赤水河畔打造出“君品美学”的典范。习酒,用“文化IP”连接世界。在海外市场,习酒结合中国传统节日打造“中秋夜·喝习酒”“中国年·喝习酒”主题IP活动,为海外华人送去家乡味道的同时,也让外国友人触摸到中国节日的温度,习酒将针对不同国家的消费习惯、文化习俗定制个性化产品,用“中国智造”讲述“中国故事”。
 


 

      中国酒文化城作为全球最大的酒文化博览馆,以汉、唐、宋、明、清七大建筑群为载体,通过数字投影、3D复原等技术,让游客穿越时空,感受从枸酱酒到茅台的千年演变。在这里,游客不仅能品鉴美酒,还能参与“封坛酒库”的5D时光秀,与历史对话。
 


 

      京华酒业的老窖池与茅台酒厂仅一墙之隔,匠人赤足踩曲的场景,延续着明代以来的古法,让每一滴酒都承载着时光的温度。



 

      衡昌焼坊酒庄则开创了“艺术+酒旅”的新模式:周春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油画与限量版大师酒交相辉映,酒庄内的1929年老烧坊街区复原了红军四渡赤水的历史场景,游客可亲手封存刻有签名的陶坛,将“赤水河的风”“自己的故事”一并封入酒中。这种“把文化带回家”的体验,让酱酒从商品升维为情感载体。
 


 

      在国台的穹幕影厅,媒体人躺在穹幕影厅里,裸眼在虚拟世界中真实感知到中国白酒文化,这种创新的虚拟体验方式,突破了空间的限制,让每一位消费者都能无缝连接虚拟和现实,也让数智国台酒旅融合新体验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得到传播与扩展,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有益的创新和探索。
 


 

      真正的文化自信,不是单方面讲“我们如何”,而是找到人类对“好酒”的共同点。漫步茅台镇,空气中弥漫的是醉人酒香,但外国人不会因为“酱香突出、幽雅细腻”这几个字就爱上酱酒,却会为“像走进秋天的谷仓,混合着烤栗子与蜂蜜的温暖”而心动。当我们用全球共通的感官语言、尊重差异的对话姿态,把酱酒的“独特性”转化为“共鸣点”,文化自信便不再是口号,而是杯中那抹让世界惊艳的东方风味——原来,时间的味道、自然的馈赠、匠人的执着,从来都无需翻译,因为人类对“好酒”的热爱,本就相通。

      加拿大视传媒记者王宇红在参观后感慨:“6000万海外华人是最温暖的“传香人”。她表示,YouTube、Instagram等平台受众多元,海外华文媒体应从不同角度切入传播,让酱香飘向世界。而“中秋夜·喝习酒”“中国年·喝习酒”等节日IP,早已成为连接海外华人与故土的情感纽带——一杯酱酒,不仅是味蕾的记忆,更是“家”的味道。

      "侨行贵州·酱香海外"2025海外华文媒体贵州采访行走进贵州赤水河畔,来自阿联酋、埃及、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印尼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14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由贵州侨联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