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0-29 19:39:59人气:6365来源: 迪拜新闻网
“这边坐,咖啡已经准备好了。”柜台里,一个身材高大的小伙停下手头工作,迎上来招呼。“这是刘李彬,是这间‘老男孩COFFEE’店的主理人。”南通市睹史院村党总支书记镇永忠介绍。

1994年出生的刘李彬是本土本乡人,2022年,在一家上市公司工作5年后的他做出决定:回乡创业。“咖啡绵柔,机车硬朗,我想把这两个元素合到一起。”
睹史院村的未来,需要年轻人“加盟”。村委果断向小刘伸出“橄榄枝”:放心回来创业,村里全力支持。“房子村里建,场地村里出,租金全部免,只有一个要求,村集体入股分红。”
返乡创业农二代大学生王佳杰开办“农业科普研学基地”,去年以来累计吸引6500多人次走进睹史院村赶农时、务农活;网络主播杨露露回乡办起“陈窑里”农创客直播间,仅半年多,就为当地村民带货350余万元……像刘李彬一样,一批80后、90后青年回到家乡,成了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

南通市睹史院村党总支书记镇永忠
南通睹史院村因水而生,也因水而困。全村5600亩耕地,一度被密布的河网分割成8000多块大小不一的散田。眼前铺满夏日的色彩,风里尽是泥土的芬芳。船来车往的喧嚣与嘈杂渐行渐远,扑面而来是金黄的麦田、蜿蜒的水道、葱郁的行道树、悠闲的柏油路……明媚静谧的田园风光提醒我们,“漫渔湾”到了。

一路上,镇永忠当起了导游。“风起千湾浪,潮生万顷沙。春红堆蟹子,晚白结盐花。故国何时讯,扁舟到处家。狼山青两点,极目是天涯。”文天祥的《卖鱼湾》成了他的开场白:千百年前,睹史院村还是一片海洼子,随着沧海桑田,成了水乡泽地,范仲淹曾在此围海造田,文天祥曾在此观潮听涛……

金南风稻米
圣耕园,这里是稻米育种与现代农业科技结合的典范。大片的稻田在阳光下泛着金光,宛如一幅金色的画卷铺展在眼前。在这里,我们不仅见证了稻米的生长奇迹,更深刻体会到了科技对农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每一粒饱满的稻谷,都是科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好证明。

让睹史院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是镇永忠的梦想。“文旅是‘眼球经济’,我们得趁热打铁。”为了吸引更多游客,村集体成立了旅游开发公司,最近镇永忠忙着为游客“排菜单”:“烟火人家”下馆子田园野餐、非遗服饰汉服体验馆、“乡下小院”网红民宿、“海棠下”星空营房……今年,村里要上新一批文旅项目,吸引更多人走进睹史院村,回归田园生活,爱上渔湾水乡。
“砺箭21”一箭“穿月” 中国空间站迎新客
(5994)人喜欢2025-11-02
深圳接棒APEC盛会全球华媒共抒心声
(16000)人喜欢2025-11-01
华文媒体参观名人大营救纪念馆 共溯抗战岁月家国情怀
(5997)人喜欢2025-10-31
中铁宝桥“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纪实
(10001)人喜欢2025-10-31
2025全国中老年时尚风采展演重阳节晚会一展“银龄”活力
(5999)人喜欢2025-10-29
深化國際傳播合作 共謀商務發展新機遇
(26008)人喜欢2025-10-28
“2025世界华文媒体社长总编辑深圳行”启动 30余家世界华文媒体社长总编辑齐聚鹏城领略深圳设计之美
(6005)人喜欢2025-10-28
打卡全球首家机器人6S店 华文媒体高层见证“未来已来”
(6012)人喜欢2025-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