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05 09:32:51人气:2162来源: 迪拜新闻网
参考消息网1月5日报道 港媒称,中国宣布了一个升级一个位于西太平洋深海的民用传感器和通讯技术网络的计划。中国称,该网络用于科学研究。但分析人士说,人民解放军可能已经在使用这种通讯技术的军用级别版本、与远离基地开展行动的潜艇取得联系。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月4日报道,国家媒体援引参与这一计划的科学家的话说,将于今年升级固定在距西太平洋洋面400到500米处的潜标。
报道称,研究人员表示,这些潜于水下的传感器有助于对气候变化和洋流等领域进行研究,升级能使潜标中的设备通过卫星技术将数据传回中国境内的基地。
位于青岛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王凡副所长说,以前只能每年一次通过人工回收硬盘的方式收集潜标数据,因为难以穿透水层与这些传感器取得无线电联系。
新技术能使深海潜标通过光缆或无线声波将数据传至浮标。然后浮标将数据传至一颗通讯卫星。
熟悉这一技术的其他科学家称,这套民用系统的工作深度与大多数核潜艇的行动深度相同,表明军方可能已经在使用一套类似水下网络与潜艇进行联系。
科学家们说,收集到的数据也能帮助海军开展行动。他们说,深海传感器收集的水速、温度和盐度能帮助中国潜艇避开有害的紊流。
这些潜标还能记录和监测他国潜艇的通过情况。西太平洋附近有众多与中国存在海上争端的国家,包括日本和菲律宾。
报道称,在北京愈发积极地对南海领土提出主权声索之际,中国还对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军事活动增多感到日益担忧。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6年前说,正在为美国潜艇研发类似技术。
该公司称,潜入水下的核潜艇能接收信号,但不能回复。要传送信号,潜艇必须浮出水面,从而增加了被发现或遭攻击的风险。
报道称,这家美国公司提出的解决办法——当时尚在研发中——也是,通过浮标让潜艇与卫星间建立联系。新系统被称为“针对潜入水下的潜艇的首种双向通讯方式”。
中科院声学研究所通信声学实验室主任李晓东研究员说,这种技术面临很多挑战。
他说,在平静的深水层,能在超过1万米的距离间进行声波无线通讯。
报道称,但是,在存在船只引擎声或鲸鱼叫声等背景声音的情况下,有效距离迅速缩短。
他说:“这种技术在远海的效果优于近海。真正的进展是,他们似乎解决了(深海潜标)在低耗电条件下进行长期作业、向卫星传输数据这一问题。”
“砺箭21”一箭“穿月” 中国空间站迎新客
(5994)人喜欢2025-11-02
深圳接棒APEC盛会全球华媒共抒心声
(16000)人喜欢2025-11-01
华文媒体参观名人大营救纪念馆 共溯抗战岁月家国情怀
(5997)人喜欢2025-10-31
中铁宝桥“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纪实
(10001)人喜欢2025-10-31
2025全国中老年时尚风采展演重阳节晚会一展“银龄”活力
(6000)人喜欢2025-10-29
深化國際傳播合作 共謀商務發展新機遇
(26009)人喜欢2025-10-28
“2025世界华文媒体社长总编辑深圳行”启动 30余家世界华文媒体社长总编辑齐聚鹏城领略深圳设计之美
(6006)人喜欢2025-10-28
打卡全球首家机器人6S店 华文媒体高层见证“未来已来”
(6013)人喜欢2025-10-28